我校会计专业硕士(MPAcc)研究生培养由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的专家产学互动,共同讨论,联合制定培养方案。采取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阶段、四双结合的培养模式。

 1、一个中心。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将会计职业与金融、制造、商业、信息企业等行业背景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中心

 2、两个平台。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将充分利用校内学科建设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内专任教师和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直接进入联合培养单位参与实践;校外兼职导师走进校园,担任实操课程的讲授。两个平台互相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3、三个阶段。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将分为理论学习、专业实习、顶岗实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原则上为1年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学术研讨、情景再现、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课程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第二阶段:专业实习阶段。原则上为4个月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会计硕士沙盘模拟和专业实习4学分。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安排进入联合培养基地或实习基地参与企业财务会计操作,强化学生专业认知,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阶段:顶岗实践阶段。原则上为2个月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顶岗实践2学分。研究生直接进入联合培养单位,在校外兼职导师的带领下,顶岗参与企业会计与管理工作。

  4、四双结合。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将采取双单位、双导师、双师型、双栖型导师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以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双单位是指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共同培养;双导师是指至少由2名导师负责对每一位学生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其中一名是校内专任导师,一名是校外兼职导师;双师型是指校内专任导师以具有高级职称证书和注册会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导师为主体;双栖型是指在选择导师时,以兼有高校教学和企业实操经验的“双栖型”导师优先。